- 想移居克羅地亞?需要考慮的事情
- 登記你的住宿及居留證
- 尋找居所
- 醫療保險
- 定居克羅地亞 - 有那些生活費?
- 銀行戶口、 互聯網、電話及個人身份號碼 (OIB)
- 在克羅地亞找工作容易嗎?
- 定居克羅地亞: 外國人的成功經驗
- 數碼遊牧民(Digital nomads)及共同工作空間 (co-working spaces)
- 定居克羅地亞: 在克羅地亞的國際學校
- 學習克羅地亞語: 必須嗎?
- 在克羅地亞交朋結友: 一些網上群組
- 三個學習階段: 愛、恨及涅槃
- 什麼是「uhljeb」: 介紹國強勢大的「Uhljebistan」
- 克羅地亞的生活方式與西歐的對比
想移居克羅地亞?需要考慮的事情
你剛從克羅地亞海岸度完假兩周,且愛上了所見所聞!定居克羅地亞猶如美夢成真!那會是怎樣一回事,又可以怎樣成事?
我這個自2003年已長居克羅地亞的大英子民,可以坦承自己不能再居住地球上其他地方。 克羅地亞的生活方式,不論好壞,已在我的血液裡。而這有點像瘧疾,一入血液中,終身長留。不過,定居克羅地亞與來這裡度假完全是千差萬別。
克羅地亞極度秀美、克羅地亞人熱情好客,而當地的生活方式教深受壓力的上班一族羡慕不已。不過,若克羅地亞真是人間天堂,克羅地亞人—特別是年青人—為何卻大量離國?
雖然我推薦想變更生活方式的人來克羅地亞居住,但他們必須打醒十二分精神。因為這是一個你會遇上官僚、貪污及循正常渠道難以找到工作的國家;對外國人而言更是如此。
現今世代沒有任何地方是完美。但居住克羅地亞的好處遠較壞處多。我極力建議大家先嘗試暫居克羅地亞六個月再決定是否要長居。並非所有人都可以適應。一旦夏天練成的健康膚色一褪,現實可能會有點殘酷。這是我在克羅地亞住滿15年的反思。
登記你的住宿及居留證
見識克羅地亞官僚的入門課無疑從登記你的住宿開始,這是法律上的責任。你可前往當區的警察局,填一些表格,你就會進入克羅地亞的系統!Total Zagreb 介紹了整個程序,包括網上表格的鏈結。全國不同地區的手續基本上大同小異。
如果你逗留的時間比較長,你必須申請(臨時)居留證。居留證是生活在克羅地亞最複雜的事情之一。每一位外國人都有自身的故事,有些更非簡單直接。
以我為例: 我連續四年申請一年臨時居留證。之後,我考了一個簡單的克羅地亞語測驗,便獲取了長期居留。 我理論上與克羅地亞人擁有相同的權利。居留證每10年續一次。
與其他外國人傾談之後,我發覺自己的情況似乎是非常順利那些。其他人遇上大問題,而官方的回覆莫衷一是。 歐洲經濟區的國民申請居留證較其他地方的人順利得多。
就申請克羅地亞臨時居留而言,美國人似乎較其他人面對更多困難。TCN搜集了幾個近期的例子寫成特稿,當中包括美國退休人士定居克羅地亞有多難。
我TCN 的同事 Lauren 寫了一篇佳作:克羅地亞居留證概述。我能說的是: 祝君好運!
尋找居所
尋找容身之所顯然是優先要處理的事項。如果你受僱某公司,他們應該會幫忙搜尋住所。但如果你靠自己,又不會說克羅地亞語,這可以是艱巨的任務。
你亦應該留意旅遊季節對租賃市場的影響。很多本地家庭依靠夏天度假人士的租房收入。「長期」 租約不包括夏天月份其實不少見。但也有本地人偏好長期租客,因為旅遊季節蠻短。
這是一篇概述: 在克羅地亞找房子需知事項。
醫療保險
如果你定居克羅地亞,必須有醫療保險。完成警察局的登記之後,下一站是負責國民醫保的HZZO當區辦事處。這是你獲得本地醫療保險的程序。想更全面了解克羅地亞醫療,請查閱Total Croatia 保健概覽。
定居克羅地亞 - 有那些生活費?
雖然克羅地亞的物價確實不如從前便宜,但相較英國的價錢仍是宜人的改變。在赫瓦爾(Hvar)島的耶爾薩(Jelsa)那恬靜的廣場,我經年都只付1.5英鎊便享用到一杯午飯前的啤酒。2016年往倫敦公幹可真是大吃一驚。
但這只是現實的一部份。克羅地亞的薪金較英國低很多。很多家庭至少種植一些自己的食物。很多我們家裡所需—橄欖油、酒、水果及蔬菜—來自家族的土地。
現實是,克羅地亞的物價對觀光客十分划算,對本地人卻越益昂貴。在鄰近國家理應價格相若的貨品,卻似乎總在克羅地亞價更高。夏天的旅遊季節亦把超級市場的物價推高了。
進口貨亦是在克羅地亞更昂貴。從購買電腦到汽車,在其他地區買了再帶進克羅地亞總是比較划算,幾乎無一例外。 即使那涉及處理入口汽車進克羅地亞的種種官僚樂趣。
銀行戶口、 互聯網、電話及個人身份號碼 (OIB)
定居克羅地亞的沉悶事務:如何完成日常生活的必要銷事。了解如何開立銀行戶口、把你的新居接上互聯網、 選擇手機服務套餐及申請個人身份號碼 (OIB)。
在克羅地亞找工作容易嗎?
如果很容易在克羅地亞找到薪金不俗又富滿足感的工作,就不會有那麼多年輕人離鄉別井。
不幸的真相是很多工作為季節性且薪酬低。當工作空缺真的出現,它們通常預早被親朋戚友佔據了。裙帶關係是克羅地亞日常生活的一大板塊,而關係影響一切。這包括看醫生、申請許可證,甚至獲取劇院門票。克羅地亞靠關係(preko veze)來運作。
克羅地亞現為歐盟一員,勞工可以在整個地區自由流動。 雖說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國民可不受限制在克羅地亞工作,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克羅地亞人移居德國和愛爾蘭展開新生活。
克羅地亞的薪金相比歐盟其他成員國低很多 (約 800 歐元一個月)。這是克羅地亞人移民的另一原因。我現居瓦拉日丁(Varazdin),該市鄰近奧地利及德國。任何人從電工到網頁開發者都很難找到,因為稍往西行薪酬高得多。
若非某公司把你帶到克羅地亞,我發覺找到工作的最佳途徑要靠口碑。積極參與外國人的討論區(參閱下文)、 在 LinkedIn建立網絡,或僅僅多投入當地生活。
或建立自己的生意。在克羅地亞自僱帶來另一層全新而美妙的官僚程序。但若你找到自己的利基(niche),這是另一出路。
定居克羅地亞: 外國人的成功經驗
外國人在克羅地亞做生意真的可以成功嗎?簡單的回答是:可以!
當數以萬計的克羅地亞人逆向而行,TCN 最近的系列介紹了成功移居克羅地亞的外國人。當中多元化的經驗及外國人在克羅地亞這人間天堂找到的利基,實在教我驚訝不已。想找些靈感,可查看TCN的專題系列: 在克羅地亞的成功外國企業家。
數碼遊牧民(Digital nomads)及共同工作空間 (co-working spaces)
近年移居到克羅地亞的外國人增幅顯著。舉斯普利特(Split)為例,我十年前幾可盡數長居當地的外國人。
近來卻每周有新人報到。為數不少似乎是數碼遊牧民 (digital nomads)。在網絡上謀生配上克羅地亞的生活方式確是十分誘人 (問一問這鍵盤後的博客就一清二楚,7年以來大部份時間在海濱咖啡館工作)。
這是必勝組合的另一原因是它完成了克羅地亞人的夢想:定居克羅地亞卻從外國賺取生活。完美的天作之合!
雖然首都薩格勒布(Zagreb)是吸引外國人的最強磁石,斯普利特(Split)可爭一日之長短。近年如雨後春筍的共同工作空間正滿足那需求。 TCN 近來就這題目作了特寫。如果你正尋找薩格勒布的共同工作空間, 這是當中五強。
如果你初到貴境,共同工作空間也是社交及結識朋友的好地方。
全新的數碼遊牧民居留證正式於2021年1月1日生效。對非歐盟/歐洲經濟區的遠距工作人士(remote workers)來說,可來克羅地亞工作12個月確是令人興奮雀躍的大好機會。好些人已早着先機,成功申請到居留證。
認識一下Melissa Paul,首張克羅地亞數碼遊牧民居留證的得主。
如果你想一看新的的居留證會帶來多棒的生活方式和可能性,認識一下赫瓦爾(Hvar)島首位獲准居留的數碼遊牧民,來自三藩市的市場推廣顧問:在克羅地亞的美國人:從短居赫瓦爾到成功取得數碼遊牧民居留證。
有興趣申請居留證? 你現時可以網上提交申請。
定居克羅地亞: 在克羅地亞的國際學校
如果你打算移居克羅地亞又有在學子女,國際學校的選擇主要在薩格勒布。不過,把子女送到本地學校也是難得的經驗(特別有助學習克羅地亞語)。國際學校暫時主要集中在首都,此外還有國際幼稚園可供選擇。
2021年2月傳出好消息:斯普利特(Split)將會開辦首間國際學校。
學習克羅地亞語: 必須嗎?
你在克羅地亞但不懂克羅地亞語可以生存嗎?可以。你應該至少學點克羅地亞語嗎?當然。
除了基於禮貌,不會至少一些克羅地亞語意味你會錯過一些生活在克羅地亞的經驗。
幾乎所有年輕克羅地亞人的英語水平皆不錯。你在較大的城市不懂克羅地亞語,日常生活問題也不大。唯一例外是那些官僚辦事處, 讓你愛恨交纏去跟進文件進度的時候。那些辦事處由保守派把持,他們的英語就不怎麼樣。又或者他們的英語其實不差,但他們不覺得需要伸出援手。
隻言片語的克羅地亞語會教本地人深感欣喜你願意努力嘗試,即使你不一定是語言天才。
在我們語言在克羅地亞章節了解多一些學習克羅地亞語的點滴。
在克羅地亞交朋結友: 一些網上群組
怎樣在新的國家交朋結友?
在克羅地亞認識新朋友非常容易。我發覺這裡的咖啡文化對社交大有幫助。不過,一位年輕的 TCN撰稿人Mira Maughan 把克羅地亞的社交生活總括得更出色。Mira 最近替 TCN 撰寫了她的首篇精彩文章: 在克羅地亞的生活: 一位外國青少年在薩格勒布一年的反思。文章介紹了交朋結友的自在容易。
當然還有很多其他認識新朋友的資源。 Total Zagreb 概述了怎樣 在網上搜尋外國人社交群組及聚會。
簡單在面書 (Facebook) 以克羅地亞城市或地區搜尋外國人群組給你好些選擇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斯普利特群組 (Expats meets Split) 及薩格勒布群組(Expats in Zagreb )。兩個面書群組的成員皆非常投入參與及熱情友好。有些成員長期無私給予新人免費的建議及幫助。
一個外國人在克羅地亞的三個學習階段: 愛、恨及涅槃
我在克羅地亞的首十年,住在風光如畫的旅遊區赫瓦爾(Hvar)島上,在自己恬靜的氣泡中生活。我不能理解為何有些當地人終日投訴,而另一些選擇離開。 克羅地亞可真是人間樂土。
之後我認識了真正的克羅地亞。我相信八成(若非更多) 外國人愛上克羅地亞,只從觀光客的角度見到美景處處。大約15%的外國人真的投入去參與、開展生意,結果被官僚及貪污弄至偏體鱗傷。這類別的人會形容克羅地亞是「完美的兩周度假地點,但可怕的移居選擇」。
剩下5%的人經歷完所有高低起伏之後達致涅槃之境、與 Uhljebistan安然共處,然後只集中精力在克羅地亞最好的人和事上。而那其實很多。我花了15年時間到達彼岸。你可以查看一個外國人在克羅地亞的三個學習階段: 愛、恨及涅槃 。

不要嘗試改變達爾馬提亞,但預期達爾馬提亞會改變你。
克羅地亞預設的負面心態
不論我多愛克羅地亞人,他們可真是投訴的奧運冠軍。 被腐敗的領袖欺壓,再加上有限的經濟機會,近年只有少數人敢說希望在明天。
新倡議往往會被譏諷及攻擊至沒有機會開始。即使克羅地亞正面的成功故事為數甚多,有一句說話還是所言甚真: 一個克羅地亞人可以原諒你任何事,除了成功。於是,很多成功人士低調行事。結果就造成克羅地亞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負面的觀感。這負面的漩渦本不必如此。正面的故事需要更多被表揚。

什麼是「uhljeb」: 介紹國強勢大的「Uhljebistan」

我住了13年才首次認識 「uhljeb」這個字及聽聞「Uhljebistan」: 克羅地亞國內的裙帶之國。一旦我了解更多「Uhljebistan」的運作,我體會更深很多克羅地亞朋友的負面心態是怎麼一回事。
第一次踏足國強勢大的「Uhljebistan」? 請查閱: 歡迎來到Uhljebistan: 一個外國人所理解的Uhljeb崇拜。

克羅地亞的生活方式與西歐的對比
一位我沒有碰面25載的舊同學,幾年前到了斯塔里格勒(Stari Grad)。可以與他一家聚舊實在很好。他的生活亦很幸福:他成為一間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、擁有自己的船及一間位於倫敦市郊的大屋。他明顯賺錢較我多很多。
不過,當他細說每周的生活規律、一早6時往倫敦上班、旅遊開支、房貸及育兒費用,我意識到自己找到克羅地亞這樂土實在十分幸運。
克羅地亞是十分輕鬆悠閒的國家。若你可以避開官僚及貪污,生活簡直是完美。你在物質生活不會大富大貴,但就生活質素而言,在歐洲幾乎無出其右。 回想百萬富翁與漁夫的故事。如果你準備好接受那些離奇之處且設定好自己的期望......
何不放手一試?